夷人,周文王是西夷人,他们都不是正宗的华夏人’,但他们完全接受了华夏文化,对华夏文化基本上是一个复制粘贴的情况,甚至为华夏文化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难道后人会认为舜和文王是夷狄?】
【而有的华夏诸侯国尽学了夷狄的东西,比如悲催的楚国。明明是周武王正式册封的诸侯国,就因为与南方夷狄交流深厚,在中原诸侯国眼里已经是夷狄了。齐国‘尊王攘夷’,攘的夷狄之一就是楚国。后来晋楚争霸,也有攘夷的成分。】
【之后便发展成‘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不再用血缘来区分夷夏,用礼。谁遵守华夏之礼,谁就算华夏的一份子。这便是夷夏之防的大体发展经过。】
【最后,中原人相较于四方夷狄而言,人口众多。用人口少的部族去统治人口多的部族本来就是一件难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便是学习人口多部族的文化,实现‘以夏制夏’。比如五胡乱华时期,稍微有能力的政权都会给自己找一个汉人祖宗,匈奴人刘渊就自称‘汉王’,认刘邦为祖宗,追封刘禅为孝怀皇帝,官职建设完全依照汉朝。】
刘邦目瞪口呆:“匈奴蛮子!别乱认祖宗!你们问过我的同意了吗?”
他才因为白登之围丢尽颜面,猛地听到匈奴人都姓刘,这世道也太诡异了,
刘彻大怒,“朕什么时候有一个匈奴当后人了?朕倒是做梦都想灭了你名正言顺的祖宗!”
【要打败中原政权,首先要做的就是想清楚是否汉化!而历史经验总结出来了:不主动汉化,就等着被动汉化。】
【虽然五胡不断汉化,不断被华夏融合,以至于民族性被完全消磨,以至于绝于史书,但他们绝对是成功的。隋唐两朝帝王,上至皇帝公卿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或多或少都有夷狄血脉。当北方草原的激进强悍血脉注入智勇双绝的汉人身体,迸发出的生命力足以让华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