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年幼夭折的皇子皇孙不少,谁也不能说什么。可他这位叔叔到底是心软还是不敢,终究没有对朱祁镇父子下手,真正放了朱见深一马,也把朱祁镇接了回来。侥幸活命的朱见深心里会怎么想,他心里难道会没有感激?】
【再者,亲爹真的不干人事,复位之后老想废太子,朱见深心里能没有怨气?如果不是礼法和朝臣,我猜朱见深一定不会拒绝给朱祁镇上恶谥。】
【更何况朱祁钰真的救大明于危难之中。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位过程合理合法,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守住了明朝根基;提拔了一大批优秀官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都被朱见深重用;限制宦官权利,唯一一个宠信的太监还跟于谦关系挺好,广开言路,政治清明;苛捐杂税记载甚至比仁宣时候还少。不说有多优秀,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当然跟朱祁镇比起来,简直就是明君!】
【如果没有朱祁钰,那么明朝宗室也得走赵宋家的老路。】
【朱见深亲口说“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朱祁钰的功劳任由朱祁镇如何泼脏水也不可磨灭。】
【史书上用了“夺门之变”来形容朱祁镇的复辟,“夺”字将史家的春秋笔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夺,强取也。朱祁钰病入膏肓,想着自己没儿子大不了传位给侄子,在景泰朝,朱见深一直是太子!谁能想到朱祁镇太过无耻!如果朱祁钰的病慢慢好了,朱祁镇是篡弟弟的皇位;如果朱祁钰病死了,朱祁镇就是篡儿子的皇位。怎么算都是篡位之徒!】
【天顺年间,亲爹心里有喜爱的儿子,时刻在想废掉自己的太子位,有了立太子的诏书也不保险,直到朱祁镇死了,朱见深坐到皇位上那一刻,皇位之争才真正尘埃落定。】
【不过,合格的败家子给朱见深留下了开局大礼包——】
【荆襄流民起义。从成化元年到成化十二年,朱见深用了十二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