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朝堂人员有三个主要来源:孙氏宗亲,孙氏在江南只能算二流世家,后来出了个孙坚,为吴国打下了根基。
江东世族,极其有名望直到东晋时期依然活跃在政坛上,吴四姓顾陆朱张,会稽四姓虞魏孔谢,他们在东吴是被降服的政治势力,而因根在江东,家族势力盘根错节,不顾天下,只图自保。
简而言之——流水的江东之主,铁打的江东大族。江东根本在士族,可士族为维护地位可以随时放弃孙氏,所以必须打压士族。他们是被孙氏忌惮的存在。
还有一部分外来人,这些人为江东注入了新鲜血液,可以说江东英杰大部分是他们,孙坚、孙策奠定结业正是与这些人。或许是外来人才,他们眼界更高,更有天下观,民间把这些人称为淮汜集团,比如周瑜、鲁肃、诸葛瑾、程普。】
【由此可见,无论是孙策还是孙权都会信赖淮汜集团,打压江东大族,正如吴国上升期周瑜、鲁肃被信赖重用。可是随着淮汜人才的凋零,孙权只能捏着鼻子重用江东世族。】
【于是,晚年的孙权陷入了分裂纠结的状态:要打压士族又不得不重用士族。】
【正如后世所见,为打压士族,孙权干了三件事:】
【北伐曹魏,提高声望,然而合肥都没打下来。】
【严刑峻法,任用酷吏,检举豪强,整治江东大族,然而所用酷吏皆被大族玩死。】
【绝望之下,孙权使出最后一招:政治斗争,然而他亲自给东吴灭亡埋下祸根。】
【孙权有七子,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
【孙登、孙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