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源头还在于订单要跟上。
至于以港商身份做出口贸易,反正要不了多少本钱,亏钱的可能性也不大。
此时的香港仍是内地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中国尚未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地位未获国际认可。而香港早在1948年就加入了关税协定,通过香港公司出口欧美,不仅可以规避惩罚性的关税,而且通过港企的身份出口,优势地位是内地无法比拟的,所以没有比在香港做外贸更有优势的了。
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也是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听完杨一木的宏伟计划,在场几人都目瞪口呆。心想杨一木这小子太能忽悠了,不做骗子实在可惜,但又佩服地不行,代工多方便啊,挖国营厂墙角,那些铁饭碗工人可不好对付哦。
当然也可以投钱搞合作,但说不定就变成了甩也甩不掉的包袱,傻子才会干这事。
在汶河乡政府的积极协调下,加上方老头在富平玻璃厂多年的威望,杨一木一行与富平玻璃厂的谈判异常顺利。
第二天下午,双方仅用半天时间就敲定了所有合作细节。
婉拒了富平玻璃厂的盛情招待,杨一木让方老头和刁青松连夜乘船返回。
自己跟富平玻璃厂借了辆面包车,买了些礼品,和刘修远直奔平桥乡。
抵达平桥时,已是晚上八点。两人一路打听,终于找到高波家。
正要敲门,便听见里面传来一个女人歇斯底里的吼声,“高波!你家都穷成这样了,你爸还想抱孙子?你自己几斤几两没数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