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需得提前报与当地官府知道。
贾雨村受贾政恩惠,薛家又是当地的地头蛇,本就得罪不得。更何况义诊是好事,若办得好,也是他的一桩政绩,自没有不应的道理。故而爽快应了,划地的划地、拨人的拨人。
在贾雨村的支持下,义诊很快便办了起来。
百姓将信将疑,有人试探地去看病,果真有大夫给他们诊脉,药材也分文不取,并没有什么问题。
药材虽说是次等的,但那是相较薛家原来的药材而言,其实质量还不错,跟市面上的差不多,用来治病肯定足够了。
对于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而言,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与此同时,药铺也迎来许多上门要赔偿的客人,药铺态度很好,只要查账证明客人消费属实,便会赔偿他们双倍银钱,还会送上一份礼物。
并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只是薛家铺子里的一些点心和布料,但是收到意料之外的礼物,客人心中就很熨帖了,对薛家药铺降到谷底的好感度也陡然拔高。
有人正好需要买药,想着再给薛家药铺一个机会,在铺子里买了几份药材,回去发现果然很好。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加上薛家到底有几世积累,民间对他们总是更包容一些,口碑便有了回春的趋势,只要日后好好经营,不愁不能重回巅峰。
还有一个意外之喜,便是送给客人的那些礼物,那都是薛家为了年节准备的新货物,客人带回去后发现点心好吃,料子也结实好看,又跑去铺子里买,使得销量大增。
轰轰烈烈搞了一场,最后一算账,薛家不仅没赔,反而小赚一笔,还扭转了口碑,简直赚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