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那边偏僻的、人烟稀少的、不太适合建造基站的地方,太空互联网系统的存在就非常香了。
尤其是海洋、岛屿和空中,那更是无敌的存在。
只要太空互联网建成,那么地球的表面就实现了全网络覆盖,就没有什么“不在服务区”了。
当然,现在建设的只是第一代太空互联网,想要流畅使用网络的话还需要一个笔记本电脑大小的平板天线和大电池,算是一种迷你基站。
第二代太空互联网就可以用手机直连卫星了,不需要额外的设备。
不过这些都是对于大规模民用来说的,有特殊用途的话另说。
月球上用的东西短时间内肯定跟“大规模民用”没关系,所以可以采用更高的技术做一批综合卫星,囊括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不像“星链”卫星一样只有通信功能。
国内现在在无人探测领域有优势,那肯定要把优势一直发展下去,只不过地球跟月球的通讯延迟有好几秒,所以只能让月球车之类的设备自主运行。
而这些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又有限,所以效率就很低,不如直接人为遥控。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人弄到月球,然后在月球建立互联网,让人在月球上遥控无人设备。
不过路云这个计划是个大工程,比整个“嫦娥工程”还要大,相关机构真的要好好谋划谋划。
但不少人觉得这个计划应该能通过。
毕竟这个计划的所有技术都是现成的,不用研发新技术,只要做好技术整合就行。
这不巧了嘛,路云最出名的一个大理论就是“技术整合理论”,直接用就行。
像计划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