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把电视剧里的“太空互联网便携接收器”跟太空叉去年已经发射了的“星链”联系起来,主要是“星链”的接收终端是圆盘型的,跟传统的接收天线类似。
“星链”要下一代才开始使用更便携、更容易收纳的长方形接收终端,也就是类似合起来的笔记本电脑那种形态。
而路云作为重生者,他直接让“周天星斗大阵”的接收终端使用了“星链”接收终端的第二代设计,天线面板类似于合起来的轻薄笔记本电脑。
就像首批“周天星斗大阵”的标准卫星相当于未来的“星链”1.5版本一样,是单星质量达到300千克的大家伙。
并且使用的是激光通信。
而这还只是“周天星斗大阵”的标准星,也就是一万多颗的那种,它还是更加庞大的节点星,单星质量重达2吨。
这个标准差不多是未来“星链”的2.0版本。
不过目前的“星链”只是0.9版本和1.0版本,单星重量是200多千克,只能使用电磁波通信。
这就是路云重生者加金手指的威力。
而随着“周天星斗大阵”第一批卫星的发射日期临近,不少人都期待起来了。
当然,第一批卫星也就30台,它们单星呈扁平状,整齐的分两摞堆迭在“万户”火箭的整流罩内。
“万户”火箭的回收版极限运力是10.6吨,而30台“星斗”的重量是9吨,加上一系列固定装置的总装量接近10吨,也算满载了。
30颗卫星还提供不了什么服务,怎么也得先发射个几百颗标准星才能开始提供局部的互联网服务。
对此马一龙倒是不怎么担心,毕竟他的“星链”从去年就开始发射了,并且因为“猎鹰九号”火箭的运力更大,“星链”卫星的单颗质量稍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