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李哲用的都是老毛竹,粗细跟擀面杖差不多,长的得有四米出头。每一根都仔细检查过,不能有虫蛀的痕迹。拿铁丝把竹竿头尾拧成排,作为连接大棚南北的骨架。
等竹子捆得的差不多,李哲掏出了一张写着‘上梁大吉’的红纸,贴在中间的一根毛竹上。
在李哲的指挥下,一个人站在南侧,一个人站在北侧的后墙上,还有两个拿着撑子将毛竹撑起来,放到了水泥立柱上,用铁丝捆绑、固定。
老李扯着嗓子吼,“上梁大吉!福星高照!”
“噼里啪啦……”李卫东点燃了一把鞭炮,引来不少看热闹的村民。
等硝烟散了接着干,接着干活,这才搭好一根竹竿框架,后面的活还多着呢。
十三个人分成两拨,依照李哲刚才类似的方法,将一根根拼接的毛竹固定起来,组成了蔬菜大棚的整体框架,有点类似于动物的骨骼。
今儿个人多,干活也比往日早,一上午的时间,就用毛竹搭好了大棚的框架。
下午还要铺棚膜和草帘子,时间比较赶,李哲草草吃了几口午饭,就收拾下午用的东西,让赵铁柱用马车拉到地里。
两卷塑料薄膜,一个旧木床、被褥等日用品,草帘子一趟拉不完,赵铁柱又多跑了几趟。
下午,李哲指挥大家铺棚膜,这是个精细活,马虎不得。
李哲扯着塑料布比划,“舅,这边再抻抻!柱子,胶带递过来!一定要把接缝粘的严严实实,不能漏风。”
粘接好棚膜后,十几个汉子喊着号子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