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悄然变化,与嘟嘟的约定
时间来到6月14号,“开端”选角风波已过去两天。
尽管开端换角疑云的热搜词条已从微博文娱榜前二十悄然滑落,但这场跨界争议的余波仍在互联网的毛细血管里暗流涌动。
据微博舆情监测显示,事件爆发72小时后,相关话题日均讨论量仍保持在120万条以上,呈现出“热搜降温、深度发酵”的奇特景观。
微博超话的混战虽暂告段落,但知乎“如何看待科技天才跨界演戏”的问题新增287条专业回答。
其中影视从业者@导演小林用“霸王别姬”选角史类比指出:“程蝶衣需要的是眼波流转的张国荣,不是戏曲科班状元”。
该类比获得中戏教授转发并补充“艺术需要天赋而非学历证书”。
b站则涌现出21个百万播放量的二创视频,最热门的视频是将江倾大学时期在实验室工作的影像与白靖亭综艺片段交叉剪辑,搭配“时间都去哪儿了”配乐做成“学术与娱乐的时空对话”,弹幕区俨然形成“智性恋审美”与“演员专业性”的辩论擂台。
豆瓣小组“演技研究所”里,有网友发起“角色适配度量化实验”,将原著中肖鹤云的67处外貌描写、41次性格刻画拆解成数据模型,分别与江倾、白靖亭的公开影像进行匹配度测算。
结果显示江倾在“智力感”“疏离气质”维度得分高出38%,而白靖亭在“少年感”“共情力”项领先27%,该帖子引发关于“纸片人影视化究竟该还原文字还是重塑形象”的千楼讨论。
而江倾的超话则是开启了“学术追星”新模式。
超话大粉发布的九宫格不再是精修写真,而是sci论文目录与实验室工作照的混搭排版,配文“粉科技天才就要有文献综述的仪式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