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变得紧张起来。
这时候的高三可没有楚飞扬上辈子高三那么卷,
但考大学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每个高三班级黑板上都会用粉笔写上了倒计时。
高一高二的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了,高三就是个刷题的经历。各式的题型,各种试卷,
一摞一摞,
一本一本,感觉怎么写都写不完。
楚飞扬还让向淑娟帮自己找了一批京城高三的卷子,想了想,
又问谁家有江浙试卷。
虽然现在用的还都是全国统一卷,
但浙江那边已经卷起来了。京城津海和魔都则是有着自己出卷的能力,老师们开始展现各种脑洞,
出来的卷子五花八门
北河市这边试卷中规中矩,就是全国卷的各种测试。
其实按照年份来说,北河市如今考大学还是比较占便宜的。但是再往后几年,不管是冀省还是鲁省,既没有京津上自主出题的能力,也没有江浙那一带的教学质量,考试分数还高,让不少学子都快学傻了,能上大学的指标全靠人数堆起来的。
尤其是冀省,连个靠谱的大学都没有。冀省的学子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外考,毕竟本地大学都相当一般。
军校是很难考的,楚飞扬怕楚招招差在这临门一脚,真的也是努力给他找了不少卷子。就连哈市那边他们一直合作干果的东北老大哥都给寄来厚厚的一摞往年试卷,并且忽悠大侄子考哈理工。
哈理工别看在2000年之前名声不显,那都是因为通讯不便的锅。这个学校可是很有历史的,学生们一毕业基本直接输送国家各处,在后世简直名声显赫,算是理工大学里的翘楚。
楚招招不想考哈理工,但他也得做卷子。
可能以楚招招的小脑袋瓜实在想不明白,怎么各地的老师们脑洞都这么大。明明是同一款的题,他们就能写出五花八门的题干,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