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太阴星君微微沉吟,又问道:
“若昊天镜照见东华帝君与牡丹仙子确有私情,我们当以何为号,发起行动?”
太白金星思索片刻,开口道:
“便由卷帘大将‘摔杯为号’吧。”
“我去禀报玉帝,着卷帘大将再去宝库中取一个‘琉璃盏’杯。”
“此琉璃盏碎裂之时,可释放出单向的琉璃神光,纵使千里之外,亦能清晰可见。”
“届时,可将琉璃盏投掷于云层之中,以此向王灵官传递行动指令。”
……
击鼓、鸣锣等,动静太大,在古代秘密行事之时,无疑是自曝行踪之举。
故而,古时之人常以“摔杯为号,就席间杀之”之法,于无声处听惊雷,于静默中起波澜。
“摔杯为号”,常常作为古代,政治斗争、军事行动或暗杀计划中常被用作传递行动信号的手段。
一般都是,主人杯子一甩,五十刀斧手们一拥而上,将目标人物乱刀砍死,瞬间结束一场血雨腥风。
比如:鸿门宴上范增曾以摔玉为号,示意“项羽杀刘邦”。
三国之时,孙权假意与刘备联姻,计划以摔杯为号“刺杀刘备”,但因赵云识破计谋,吴国太意外摔杯导致伏兵混乱。
周瑜曾计划在宴请刘备时,示意伏兵行动“刺杀刘备”,奈何关羽随行护卫,周瑜只能放弃此计划。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前,设宴诱捕建文帝派来的官员张昺、谢贵,他借递瓜之机摔瓜为号,伏兵立刻冲出,将“二人斩杀”,为靖难之役扫除了障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