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人一起。
鄚子布就在潮州大豪魏家的阁楼上,看着远处的洋商会馆和福建会馆叹了口气。
洋商会馆原本叫做大明会馆,乃是明代华人在会安修建。
及至大明亡天下,早期华人与大量明末清初南下的明香人合流,他们因为坚持故国衣冠,而失去了回祖国贸易的权力,于是逐渐演变为会安的坐地虎。
通往大陆的商路航道则交给了新来的清朝移民,大明会馆也支撑不住交了出去,因为甘愿失国失家的明香人全都已经在安南了,也就不需要会馆了。
倒是满清移民还是知道点事的,没有捅明香人的肺管子把大明会馆改成大清会馆,而是选了(南)洋(清)商会馆,这么个奇奇怪怪的名字。
但,洋商会馆的命运很明显跟大明会馆不同。
以前在大明时代,隆庆开海以后,朝廷是支持至少是默许下南洋的,大明会馆甚至有半官方的作用。
下南洋的华人在会安犯了罪,有些还会馆上报给家乡府县衙门实施惩戒,有人在故乡犯了大罪跑到南洋,衙门也偶尔会行文大明会馆帮忙缉拿,这就赋予了会馆半官方的属性。
但到了满清,他们严厉海禁,把下南洋的百姓称为莠民,完全弃之不顾。
会馆这种带有隐约官方性质的机构,就彻底失去了它最重要的作用。
南洋移民再也没有一个统一到一起的理由,只剩下各自顾着各自的家乡人了。
现在还只是实力最强大的福建帮建立福建会馆,但很快潮州人、广州人、琼海人、嘉应州的客家人都会跟上。
历史上等到会安清商五帮会馆都建立起来的时候,会安的清朝移民就完全各过各的了。
。。。。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