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数日后,完全控制局势的西军将士把大量炸药埋在被轰出的裂缝中,随着一声巨响,撒马尔罕北城墙垮塌了十余米。
西军士兵趁机涌入,激烈的巷战开始。
城中的葛逻禄人(乌兹别克人)拼死抵抗,但无奈双方差距太大。
大虞西军是真有五六万精兵,而撒马尔罕城所谓的十五万大军中,超过十四万都是没什么训练的武装市民或武装牧民。
而且西军还有人没有动用,那就是三万浩罕仆从军和一万回部武士。
李献文让这些人打头阵做炮灰,消耗了大量撒马尔罕守军的士气和力气。
等他们打了三个多小时,浩罕仆从死伤超过三分之一,回部武士也没了几百人后,大虞精兵才真正进入城中。
随后,就是兵败如山倒,整场肃清之战进行了足足六天,大量天方寺被用火炮轰塌,或者被浇上火油焚烧。
董金凤甚至专门让人堵在寺庙外,每出来一人就毫不犹豫的射杀,每间寺庙都要放火烧,一直烧到没人出来,寺庙化为火海才离开。
十日后,撒马尔罕城外,两三千正在挖坑的浩罕仆从军人人都觉得庆幸无比,看着坑中密密麻麻的尸首,他们突然明白,现在还能活着,是多么的幸运。
负责记录这一切的翰林院翰林学士,国史院侍读学士刘凤诰冷眼看着这一切。
他可没有亚齐时期那位写回忆录的韦侍郎那么心软,虽然刘凤诰不赞同这种过于酷烈的行事方式,但还是愿意亲亲相隐。
于是他提笔写下了寥寥数语,‘二十年十月,大军陷撒马尔罕,血战街巷,尸骸遍野,其冥顽不灵以致阖城尽死,收敛得十一万三千具,葬之城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