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赵光义有些迟疑,不曾想赵德昭却抢先开口,说道:“父皇,干脆让儿臣来说吧,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御史台有一个监察御史突然上书,向刘中丞弹劾儿臣收受赞善大夫王昭坐贿赂,包庇他们父子盗卖国库存粮的罪行,刘中丞秉公执法,就把首告和儿臣带来这里向你禀报了。”
听到这话,不要说赵光义和一直跟着后面的闾丘舜卿了,就连刘温叟都差点把嘴巴张脱了臼,一起在心里惊呼道:“我不是在做梦吧?被弹劾的人,能承认得这么干脆?”
更让赵光义和刘温叟等人匪夷所思的,还是赵匡胤对于这件事的反应,听到了儿子坦然认罪,赵匡胤不仅没有发怒,相反还奇怪的看向了赵光义,疑惑问道:“既然是御史台衙门里的事,那光义又是怎么卷进来的?”
“父皇,不必误会。”赵德昭确实是一个孝顺的好侄子,马上就抢着解释道:“儿臣听说这一切都是凑巧,那位叫做闾丘舜卿的御史上书弹劾儿臣时,皇叔他正好和刘中丞在御史大堂上议事,所以听到这事以后,皇叔他就义愤填膺,协同刘中丞他一同前来皇城向你禀报了。”
解释完了,赵德昭还又十分主动的求情道:“父皇,这件事虽然巧得就好象是人提前安排好的一样,但皇叔他千真万确只是无意中赶上了这件事,而且他在这件事上对儿臣大义灭亲,也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度,请父皇千万不要责怪于他。”
花园里凉风习习,一层细密的汗水却出现在了赵光义额头上,记不清楚自己已经多少年没有出过冷汗的同时,赵光义还忍不住在心里惨叫道:“麻烦了!这件事的背后肯定另有内情!另有内情!”
赵德昭的好心辩解无用,性格多疑的赵匡胤还是把目光转向了赵光义,问道:“光义,当时你为了什么恰好在场?”
“回禀皇兄,臣弟当时是去御史台查问太子中允李仁友的案情进展。”赵光义硬着头皮回答,先把自己去御史台的过程说了,然后才又解释道:“李仁友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