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n
理论上来说,运输铁道有产生的条件。
\n
因为,这时代有铁,能铸造长长的铁轨。
\n
有轮子,能制造出带有轮子的木箱。
\n
用绳索拖东西,也不算创新。
\n
自从她画出木风箱后,就有墨家同门研究风力。
\n
况且墨家早就会做水车,会使用水力,再多一个风力也不稀奇。
\n
但以上种种,本来都是单一的,谁能想到综合运用?
\n
反正她是没想到。
\n
若非秦书灵光一闪,这运输铁道不会提前现世。
\n
而这“灵光”,就是天才与常人最大的区别。
\n
不过,此时的天才秦师兄,貌似还不知道这项发明有多大的价值。
\n
李严、毛玠等人也不知道。
\n
“秦师兄,白玉京建成之后,这运输铁道你打算怎么办?”
\n
这个问题,秦书早已思考过,答道,“先拆下来收到库里,有大的建造事项时再搬出来。若朝廷铁器匮乏,融了铸别的也使得。”
\n
保证绝不浪费。
\n
“不不不!”
\n
张祯连连摇头,“不能收,也不能融,那是暴殄天物!”
\n
眉飞色舞地道,“应该将其铺到路上,再制又长又大的车厢,于两地之间来回往返,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