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虽然李错一边派出使臣,一边偷袭永乐城算不上正大光明,但这完全是一名国家军队统帅的本分;可是他面对这份为了百姓的性命,而宁愿放弃大功的自制力,实在令我感到万分佩服。
向这种既有能力又有慈悲之心的当世名将投降,我并不感到丢人。你先回去,我稍稍准备一番,就亲自出城迎接李大元帅入城。”
对于明王的这番话,投降派自然举双手赞成,令人感到万分惊讶地是,竟然连一向异常坚定的抗战派,也只是底气不足的出来抗议了几句,除了几名死硬分子,其余人很快就偃旗息鼓。
这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各种猜测。
不过一般的史学家理解,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李错的行动实在太过迅速,这些抗战派都被吓的六神无主;在知道自己的战略、战术远不如对方的情况下,他们再喊抗战什么的,底气自然有些不足;
另外一方面则是感受到了李错那宽厚博大的胸怀,他们相信这么一个理性到了极点的元帅,肯定能够保住永乐城的和谐稳定。
于是在当天下午,在拥有完整防御的大陆雄城永乐城,拥有三十万禁军,十几万守备军,粮食充足,并且拥有可以期待的援军的明国国王,正式带领数百位文武大臣出城,向只有十万军队的武国大元帅李错投降。
新纪元一零二八年十月二日,正式宣告明国作为一个完整国家的结束,武国已经在名义上拥有了大陆三分之二的土地,如果之前统一大势还稍显模糊的话,现在一个新生帝国正在战火中以无可阻挡之势崛起。
对于普通明国百姓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个最坏的消息,因为战争实在已经持续的太久太久,他们渴望和平,渴望能够过上只要自己不犯法,就不会被杀死的稳定生活,他们对这样的生活也已经期待的太久太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