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那么乐观:“若是陆上有贼,制使武艺高强,我自然是放心的。但此去的水路,也不可能全程走运河。还要渡长江,从邗沟转入通济渠之前,也还要在淮河里航行数日。
江淮那段水路,不能掉以轻心。设身处地,若我与那石贼易地而处,要想报复,肯定会在京口瓜洲之间渡江时动手。”
太湖已经被绕过去了,淮河距离江南又太远,赵子称觉得江南的水匪不太可能去那么远的北方作案。
但是在长江上动手,却是极有可能的。
太湖离长江太近了,又水网纵横,如果有太湖贼乔装化整为零,想渗透到长江边,再找当地的水贼一起干,弄到船作案,完全可以做到。
杨志原本对水上的贼情不太了解,他之前为应奉局押运办差时,都只是押奇石和树木,没押过那么大额的钱财,也就没被大股的贼人盯上。
听了赵子称这样分析,他也更多了几分危机感。
但杨志还是觉得己方实力是够的,他解释道:“这次朱勔已经派了精干的本地水兵与咱一道押运,而且又凑足了其他九条运别的货的船,一并成纲。一共有两百人,水贼再猖獗,也不敢对两百人的船队下手吧?”
赵子称听说这个消息后,才稍稍放松了些。
按照宋朝的《纲运法》,要至少十艘漕船结伴而行,方能成纲。杨志前一次原本就是该十艘船一起走的,他自己等后面的货延误了,为人所趁。
朱勔既然知道有人盯上他了,哪怕之前盯上的是船里的道藏经文而非钱财,他也肯定要加强防备,所以这次还是凑了十条船一起走。
临时找不到那么多奇石异树要运,那就拿运粮的漕船凑数,给那些漕船上的人手换成相对精干一些的水兵,统一让杨志带着。
“有二百人么?一定要好好检查,要用可靠的老人,兵器也要检查好,过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