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僚都习惯了这个情况,不再多疑,明年再慢慢考虑军械的事情。
路要一步一步走。
而且,赵子称上任后,短短一个月内,观摩了一下本县的徭役水利和劝课农桑,也确实可以找出好几处可以改良工具的点,琢磨出了好几样小有创新的新工具。
比如这天上午,陆渐来视察时,看到杨志手下一群士兵,在抡着大铁锤打造一种带着一段笔直刃口、但刀柄略微弯曲的奇怪东西,他直接就拉着杨志问:
“这还不是兵器?”
杨志用铁钳夹过两片那种东西,让陆渐看个仔细,还特地将其比划着凑在一起:“这哪里是兵器,这是小侯爷琢磨的桑条剪,原先蚕农砍桑条,都是用柴刀的,一般挑低处的枝杈砍,使得上力。
小侯爷劝本地养蚕富户们改从高处修剪桑树,以便来年桑叶肥美丰产,原先用的柴刀很是不便,爬到高处也使不上力,还容易危险。
弄了这种长柄的剪刀后,用力很省,轻易就能剪断桑枝,还能及远,本地几家养蚕最多的富户,用了都说好,已经定了数百把,如今小侯爷都让先供给摊派捐献最多的富户们先用。”
陆渐这才相信此物是修剪树木的园艺剪,他在应奉局干过很久,对于奇异树也有所研究,很快就判断出,这种工具若是献上去,怕是也能稍稍投人所好、讨得上面的欢心。
然后他又看了一会儿,又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也一度以为是打造兵器。比如他看到几个跟擀面杖似的粗金属棍,还有一些配套的两端铰链,他本以为这东西是要加上些钉头做成狼牙棒,或是直接打造成传说中太祖皇帝用的兵器“蟠龙棍”。
宋朝时所谓的蟠龙棍,其实就类似于后世的双节棍或者三节棍,几段硬质的棍子加上连接的铰链。宋朝民间一直有流传一句名言:当年太祖皇帝一条蟠龙棍,打平四百军州。
但杨志见陆渐拿起这玩意儿赏玩,又适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