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种田的良机。
赵子称结束吐纳,站起身来,陆渐才笑着对他说:“小侯爷去了一趟东京,怎得也变得醉心修道起来了?这吐纳之法,看着还像模像样。”
赵子称淡然一笑:“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练着玩的。陆兄突然来访,可是有什么见教?”
一旁的杨志先附耳说了几句,铺垫了情况,赵子称点点头,便让杨志先出去了,然后又转向陆渐:“承蒙陆兄好意,小弟年轻识浅,初次为官,确实不够谨慎,陆兄以为,此事又该如何周全才好?”
陆渐见他已经了解了现状,也就不再多铺垫,直接切入正题道:“我也知道,小侯爷这是一心急着做事,想要与民兴利。眼里又揉不得沙子,不忍自己雇来的士卒受苦。
但我说句实在话,如今大宋天下,哪里的禁军、厢军不克扣军饷?苏州周遭各营,只有杨指挥使这一个营足额发够了饷,旁人自然要嫉妒。嚼舌根的人多了,就不是本县控制得住的了。”
赵子称:“还请陆兄直言如何是好便是。”
陆渐:“我倒是想到一计,本地的徭役,以及每年冬天要兴建的工程,其实也不该完全县里说了算。县里虽然可以借口钱粮不足、少干一点,但原则上,也该有州府统一调度。
修圩田这种小事,每个县自己可以筹措,但修圩田以外,还要修运河、海塘,这些都不是一个县能承担的,要州府统筹分工。
今年虽然州里没有修运河的计划,但那不过是去年修过了,赵府君为了那事儿,可是摊派钱粮得罪了不少富户。今年魏通判硬顶着,觉得没必要再修,也没必要补缮海塘,所以各县才能自主。
可既然小侯爷已经标新立异,惹人嫉妒了,那还不如把统筹之权,主动上交给州里的魏通判。让魏通判统一统筹本县和吴江、常熟、昆山四县的冬季圩田修缮工作。
我看本县为了搞徭役和劝课农桑,还新建了规模颇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