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子称单骑回城,衣服都没换,一身劲装来到县衙。
因为是本县副职就地转正,交接工作比正常的知县轮替要简单得多,本县的很多情况,赵子称都是熟悉的。
李知县跟他大致说了一下,大部分交接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核心麻烦,那就是前任留下的财赋亏空。
这也是有宋一朝,乃至绝大部分封建王朝,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一个前任离任时,府库钱粮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账目出入亏空。
如果坚持打官司,这个工作交接可能会拖上两三个月。一般来说,拖得越久,对方越会不堪其扰,不得不稍微吐出来一点,或是帮着共同承担赔补一点。
但是拖得越久,也越影响继任者的任期,会让他少两三个月的捞钱窗口期。
所以前任留下的窟窿,一般都是算好的,比如知道你多干三个月能多贪多少,我就只留相当于你一两个月贪得收入的亏空,让你舍不得因为扯皮而少贪,尽快息事宁人。
如果继任者非要咬死了不放松,前任一般也就认栽吐回来了。
李知县离开苏州这样的富庶之地,当然也不肯放弃临走捞一笔的机会,他照样给赵子称留下了大致相当于“正常姑苏知县贪两个月所能贪到的钱”那么大的窟窿,想试探一下赵子称的反应。
赵子称却没空跟他计较这些细节。
暂时让他一手吧,赵爷有更重要的国家大事要抓紧,哪里能跟你耗三个月?
反正等方腊一打起来,今年江南各地的税赋保证都收不上来,到时候有多少账都平了。
战争年代,钱都是小事
于是赵子称慷慨地大手一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