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众人,虽然理论上以知州为尊、军事上则该听团练的,但赵霖和董超都没有丝毫抢着发言的意思,全让赵子称这个通判先说。
战时的实际威望高低,可见一斑。
赵子称也就不客气了,清了清嗓子之后,率先抛出一个根本性的大方针问题:
“贼情日炽,估计富春县已经被攻破了,只是还没法确定消息,杭州也早就被贼军临城了,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彻底被围。
但最近两日,已经没听到杭州城里送来的急报了,估计方腊就算还没彻底围城,至少也是先把主要城门都堵了。
朝廷法度又对我们多有掣肘。不知诸位同僚以为,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守好苏州,尽量保护江南百姓。”
赵霖完全不懂军事,面对赵子称的问题他也就没有回答,只是先给了董超一个眼色。
董超斟酌了一下,委婉地说道:“确实该以朝廷法度为重,我们守好苏州各县就好了。赵通判如今在民间官声那么好,苏州百姓必然踊跃守城、唯赵通判马首是瞻,我们还有近三千雄兵,加上临时征募守城的民夫、乡勇,死守住城池肯定没问题!”
赵子称对这个回答当然不满意,但他也料到了,这些家伙肯定会这么回答。
大宋对武官和军队的控制太严了,知州也好,团练也好,都只有守土之责,主动越境追击贼人,就算有功,也有可能被说成是越权,简直吃力不讨好。
毕竟之前五代十国,军头们藩镇割据的危害太惨烈了,宋朝建国之初,就怕武将擅自越境平叛、实控地盘越打越大。
如果是文官的话,这方面受到的约束还没那么严重,但赵子称又比普通文官多了一层宗室的身份,束缚就更复杂了。
一个姓赵的,掌握了兵权,还主动出击,会让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