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达成后数月,海东的高丽国主也派来使者,立陈不当联金伐辽,而当注重与辽休战百年的和睦,‘不可当叛人之党’。此事正是不久前发生的,高丽国使如今还在东京,朝廷也尚未对其答复。”
赵佶听得稍稍有点不耐烦,一抬手制止道:“此事和今日所议有什么相关?高丽人远居海外,他们怎么想不重要。”
梁师成连忙承认赵佶所言甚是,然后又解释说:“臣也觉得,高丽人怎么想,确实不重要。但臣令人细细查访后,才得知高丽人果然是说一套做一套,
他们明面上和我大宋说‘辽为兄弟之国,存之可以安边;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实际上却是因为他们之前和辽人交好,又与金有怨,故而为了其一己私利,如此撺掇我大宋。
今年金人攻打辽人中京,高丽人又向金人遣使道贺,求攻辽人的保州。高丽如此反复无常,还利用金人并无海船水军、而他们有海船水军,往往隔绝辽东航道,使我大宋与金人的联络,往往受其影响。
官家若是让赵子称知登莱,正好以惩戒敲打之名,让他整肃沙门岛与周边海域,肃清‘海贼’,让高丽人不能阻挠宋金联络,并顺便惩治不法。他若是做得不好,到时候也可赏罚分明,再施加贬黜。”
(注:辽国的地名经常有重名,这个“保州”不是后来的河北保定,而是辽东的丹东,也就是鸭绿江口一带。当时属于辽国,高丽人想趁着)
赵佶听完梁师成的这番建议,内心终于下定了决心。
看样子,将来把赵子称放到山东半岛上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如今朝廷要联金灭辽,又要扫清山东的叛乱,在登莱放一个文官,最好是出身江南的,懂一点水军,这样既可以帮助扫清水泊,又可以维持渤海的使者往来航道,不让高丽人作梗。
山东本地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北方人,不懂水性,不懂水军,所以之前对付宋江也显得很吃力。因为宋江恰恰是在一个北方的大环境里、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