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的习惯都是,携二十支箭出兵,每支必中敌方大将,每支都刻有数字,以便统计寻找。
这是先帝从前携她出兵时交与她的任务,久而久之,才成为的习惯。乱世之中,勇将难得,他与她都惜才,他才默许了她这样处理箭身。
这事儿,淮安王不会不知晓,也不会不警惕。
白羽熟练的将箭袋归于原位,轻声言道,“主子施舍那人的善意,未必会得到善报。”
从使臣踏入这营帐中时,手无文书、言中奉承、贬低自身,处处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方在争取时间,试图拥有更有利的作战地势。淮安王如此大闹一番,耗费了大宋如此大的兵力和时间,与秦姝一仗便只剩下了你死我活。而用这般拙劣的表演想要跨江,也不过是为了明日辰时一举歼灭秦姝罢了。
无请降书,他便仍是以清君侧的名义与秦姝开战,他仍然可以把秦姝当做蛊惑胁迫天子的逆臣,但若是真有这请降书,他可就相当于把自己明知故犯的种种罪状交给了对方手中,那便是连前路也不会有了。
所以不仅不会有请降书,连使臣都不该存在,他根本就不会让人知道有这场和谈。
他算准了,秦姝若没有上钩,多半当场就会杀了使臣了事;若是上了钩或是假意上钩,使臣回营后也一定会被灭口。
无论怎样,这人总是活不成的。
“不必得到善报。”秦姝道,“我只是看不惯,他们随意将人执成弃子的模样,更看不惯他们随意践踏人命的自如。”
白羽了然于心。这样说,便说通了...
“那明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