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蒙恬见公子低下身挖出了一捧土,有些好奇但也没问。
扶苏清晰地记得龙首渠的位置,位于浐水以西,当年汉武帝挖掘龙首渠,经过后世的几次改建,使关中四万公顷的盐碱地成了一片沃土。
而现在扶苏看着自己的脚下,这片盐碱地还在,龙首渠却还未修建,这也没办法,自己比汉武帝还年长八十多岁。
扶苏在这里思虑了良久,看着春日里的风光,以及这片阳光下最最朴素的人们,他们也是最勤劳的人。
重新坐上了车驾,在回去的路上这位穿越者扶苏一边熟悉着大秦,一边时常思考。
思考自己的处境,以及自己这个身份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以后想要做的事。
现在,想明白了两件事。
所谓拾人牙穗,荀子他老人家过世了,即便他已在天有灵,我这个秦国公子既熟读韩非的书籍,又有李斯这位老师,那么我的祖师就一定且只能是荀子。
如此在战国时期就流传至今的百家诸子圈子中的“学术圈”
我这个秦国公子扶苏,也算是成了他们其中的一份子,这是门票也是一个身份。
在这个时代找一个师出有名很重要,对以后或许必要的政治资源与人脉都极其重要。
另一件事便是开凿龙首渠,让大秦更富有。
前有荀子已过世,后有龙首渠未开凿。
在这一前一后间,扶苏觉得拾人牙穗这个计划很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