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声停下了,民夫们终于结束了半天的劳作,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离开桥面。
今天发生的一件险而又险的事成了民夫们的谈资。
扶苏依旧看着手中的书,这卷书来自吕氏春秋,是从吕不韦的遗产中的那一座书库中带来的,其中多有诸子百家学说,此刻正在看的就是农学。
在吕氏春秋中,对农事也有详尽的描写,任地与辨土篇记录了关于列国土地农作物的记录。
其中就有记载,蜀地这个粮仓以及辽东的黑土地。
扶苏一边看着,一边提起搁在一旁的毛笔,仔细记录着。
秉着看什么书,就要做什么事的准备,扶苏在河边开辟了一片田地,种下了一种谷子,这种谷子六月播种,到了十月就可以收获。
扶苏一手拿着书,来到自己开辟的田地边,也不顾烈日当天,看着自己种下的谷子。
这种谷子种出来也是一种淡黄的小米,这是在西面的河西发现的,这种谷子一般长在河谷中。
扶苏将谷子外壳捏碎,得到了一粒小米,米粒很小,比关中的谷子都要小。
虽说收成并不好,但扶苏并不灰心。
粮食一直是国本,这一点从列国征战时期就可以看出来,吕氏春秋有记载,管仲主张富国强兵,在粮食上大做文章,就能吞并一个个小国,管仲种种言行亦是齐国法家一系的主要主张。
其实,这天下的法家并不是秦国一家,早在商君时期就有了法家学派,并且分散在列国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