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陆,节,清冷女神
东三区时间,2049-07-19,14:00,周一,北方联邦,千顶城,北方联邦国家科学院,主会堂
下午,论坛第一项活动继续。瓦列里一如即往的烘托着气氛,“下午好,我们还有的忙。可能东方都有同样的灵感,有请来自升阳国的材料工学博士——风间佑吉先生。”
风间佑吉,大步走上台去,他微微鞠躬,大和民族的良好习惯必须得以发扬,“我本来以为自己的成果可以带来一场革命,但和冉博士的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怎奈被论坛选了出来,硬着头皮也得显摆显摆。我们的构想与冉博士类似,所以共性的部分我就不再赘述了。与冉博士他们不同,我们用以替代碳的元素是磷。”这时,球幕上显示出来的是一块暗红色的透明晶体,和放在它旁边的网球比较,其外径约为五毫米。
“这种东西中含二分之一的磷原子,其余的是碳原子。它是一块二分之一碳原子被取代为磷原子的金刚石,是的,它不是二分之一碳原子被取代为磷原子的石墨。而且磷原子的分布非常均匀,无论哪个六元环,均为碳原子和磷原子间隔分布,或者说,每个碳原子仅有四个磷原子邻居,每个磷原子也仅有四个碳原子邻居。它的硬度约为金刚石的三分之二、并且是半导体。近似于打了折扣的冉博士的成果。与冉博士他们不同,我们的思路源于对红磷的研究。红磷明明是一种单质,但却不具有固定的分子构形,这就来源于部分磷原子处于SP2杂化,并且分布不均,所以红磷只能以粉末形态存在,虽然有固定的熔点,却不能形成晶体。与红磷不同,白磷是建立在SP3杂化基础上的,但却不能形成原子晶体,所以我们才想到将其与碳原子结合。与冉博士他们的方法类似,通过用激光导出一个自由电子,再与碳原子结合。我们得到了这种东西,只不过我们用的是砌筑法,而并非冉博士他们直接在宏观下,便获取了成品。”
风间佑吉没有说得是,这个创意其实是他与冉菁耘共同探讨而来的,所以他们两个的成果,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是双子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