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三区时间
2049-07-22
10:30周四,北方联邦,嘉利宁州,上沃市西北,环千顶城城市圈气候限制膜发生装置基座
两天的学术交流,除了周二上午的三轮问答,再无引人注目的内容。其实,净碳论坛在名义上,昨天就已经结束了。只是今天安排了参观活动,各国学者均不允许离开。
“各位嘉宾,”瓦列里的声音略显沙哑,已不复先前的磁性,看来,昨晚一定发生了什么,“这里就是我国环千顶城城市圈气候限制膜的发生装置。”
他面对着众人,身后是一道五米余高的“墙壁”,墙壁的表面是混凝土,内部的材质不得而知。墙壁的上端,可以看到光线的扭曲。于是这些异国学者,终于近距离地看到了这种气候限制膜。
在瓦列里的带领下,众人进入墙壁。这是类似于龙腾共和国长城般的建筑,从内部看,其厚度约十米。人们通过内部的楼梯步上墙壁的顶部,便来到了顶部北侧的平台。平台的长度约二十米,宽度约三米,四周装配了三米余高的玻璃墙,这是防止有人用手触碰限制膜。透过从平台内侧伸展出来直贯苍穹的气候限制膜,可以看到膜对面也是一个平台,但那个平台的宽度足有六米多宽,但玻璃墙距离限制膜的根部也有三米左右的距离,这只是因为限制膜是向南方倾斜的。两侧平台的两端以外的墙壁,其厚度便仅有半米左右,也是在两侧平台的两端,各有一个可以容纳三人站力的小车,小车可以沿着墙壁顶部的轨道向远方移动,遥望远方,下一个带有平台的墙壁,大约在五千米以外。那小车应该是用于维护了。
透过限制膜,某些角度下,天穹看起来是七彩色的,这种七彩色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流光,说明每一处膜的厚度都在不停的变化着。夏天羽注视着膜上的某一点,分析着每一缕阳光进入自己那一双可见光采集装置的入射角度,她的主脑不停地运算着,试图通过光谱分析来推测出膜的准确化学成份。随着数据的累积,这种不断变化的膜引起的光线抖动逐渐从干扰变成了大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