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间隔均为八秒,在完成转向后,彼此的距离也由之前三十米,扩大为五百米。但队形也由三机齐头并进,变成了郭悦琪领航,其次是刘星宇,而黎惠英位于最末了。
“即将进入航天模式,飞机将进行八倍重力的加速。”刚刚完成了转向的三机各自的自动驾驶系统先后传来播报。首先是黎惠英的战机机尾的三部发动机的喷口略向上偏转,使机尾下压,在刘星宇的视野中,她的高度至少降低了超过三十米,当然他知道,这只是飞机的上升速度减小,并非真的降低了飞行高度。这个过程仅仅持续了不到三秒,当黎惠英的战机的发动机喷口再度回到轴向时,其中的火焰猛然增大,尾焰的长度几乎达到了机身长度的一半。与此同时,刘星宇战机的前面两个发动机支臂使机头也进行了上扬,当发动机支臂再次回归原位时,刘星宇的战机也开始加速。郭悦琪的战机是最后一个,她的加速动作与黎惠英完全一致。只是三机的仰角略有不同。
【火箭发动机,全程采用持续按比例供应的氧化剂与燃料进行连续燃烧,并将燃烧产生的能量作为向后方喷射燃烧产物的动力,通过喷射物质产生的反作用力驱动航天器。
爆震发动机与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机制不同。爆震发动机,是将按比例供应的氧化剂与燃料进行分批次点燃、爆炸,并喷出产物,从而使同样多的燃料产生更大的推力。氧化剂与燃料分别从两个通道进入,依靠推力需求对进入压力分别控制,从而实现固定的特定的混合比。而其中氧化剂进入通道又分为两个来源,一个是空气来源,一个是自带氧化剂,在大气层内飞行时,吸入空气作为氧化剂,随着高度的增加或速度要求的提高,当吸入空气不足以满足燃烧需求时,部分直至全部通过自带的氧化剂进行供应,不同的进气道可根据有效压力进行自动平衡。神龙战机作为龙腾共和国第一代空天战机,较第六代战机,其空天航行能力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如:一、爆震发动机的小型化,从而实现了大气层内多级速度巡航,以及实现发动机冗余,从而大幅提高战机故障或受损后的生存率;二、爆震发动机喷口的矢量化改进,以及增加内置被称为力矩控制陀螺的装置,利用角动量守恒,以其反向旋转来辅助机身调姿,从而大大减小了在太空航行时机身转向所需的小发动机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