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墨导电,而平面三角形之间结合便形成了片层结构,所以石墨分层,单层的石墨就叫石墨烯。而被挤出来的电子共同形成“派键”;碳原子彼此相连的键叫“西格马键”。如果形成sp3杂化,四个轨道就是空间四面体,这就形成了金刚石了,并且没有被挤出来的电子,所以金刚石不导电。
现在问题来了。氮的电子分布为一层两个电子,二层五个电子,因为有一个p轨道是满的,所以它只能形成sp杂化或sp2杂化。但本人的脑洞就是让一个电子脱离出来,好让它的电子分布与碳一样,并形成金刚石一样的结构,然后就多出一个被挤出来的电子了。这以目前的知识是解释不了。所以目前制备不出这样的东西。这就是冉菁耘团队的神奇。
必须强调的是,电子亚层和电子轨道杂化理论,不止是统计出的规律,更符合量子力学的计算结果。如果说真的出现了氮金刚石中的游离电子,就必须发现高于量子力学的规律。注意,并不是推翻量子力学,就像经典力学是速度不太快时的相对论的近似,是尺度不太小时量子力学的近似一样。高于量子力学的规律可能是什么呢,本人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高维时空。
下一篇的篇幅约为前七篇平均值的一点三倍;包括尾声章,知识量约为前七篇之和,非常烧脑,也是本文最终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