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战争里死了很多人,年轻人都被抓去当兵,也就没有人做修士。”
“教区的主教们也是死的死,跑的跑,我去博伊海姆城的教堂,根本没人愿意理会我,剩下的只顾着圈起那些无主的土地。”
“这个村子里还有我在,别的就难说,有些村子十几年没神父了。”
腓特烈没想到情况居然败坏致此,看来战争对本地教会组织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橡树城的神学院里有很多年轻的修士,但他们并不属于波希米亚大教区,无法轻易调过来。
虽然这边有阿姆斯神父到莱茵大教区的韦森堡城工作,但在教会里的组织关系还在波希米亚大教区。
他在韦森堡城可以担任教育大臣,一年经手的教育经费比很多贵族一辈子的收益还多,但无权主持哪怕是最小的宗教活动。
按程序,需要本地教区的大主教向圣城发文,因严重缺人所以需要其它教区支援,然后圣城的枢机主教会议讨论出从哪里调人,教皇同意后发回给大主教,让他拿着文件去和相关教区的大主教协商人数等细节,商量好后又联名发文给圣城,最后由教皇委托枢机主教会议出具相关文书,这样才能完成大规模跨区调动。
之所以这么麻烦,就是要防止像现在这样的情况,本地教会组织受到重大损失后,隔壁的腓特烈无法轻易伸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腓特烈是真的很想插手,但流程和要打通的关系极为麻烦,特别是有些人要搞点样设置障碍轻而易举,为了保险起见还得很多钱打通关系。
但往这里掺沙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腓特烈决定和专业人士说一声,钱自己出。
腓特烈有个计划,问道:“你说在附近修一座大教堂,收敛四周的遗骸在公墓里安葬,好不好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