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疏和客气。胡承荫很想要再拉近彼此的距离,然而已经没时间了。刚才一时冲动问出的那句话,也是因为不舍。他不想让她困扰,无奈管不住自己的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搔了搔少年头,自言自语道。
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设在衡山半山腰的圣经学校分校,楚青恬到校后很快就被安排住进了女生宿舍,女生一共不到二十人,四人一个房间。她的室友另外三人全部来自清华,且之前就彼此熟识,只有她一人是北大的,虽然另外三人对她也十分友好,但楚青恬仍不时地感觉到孤单。
楚青恬之前有预料到教学条件会很差,没想到会这么差。11月15日第一天上课,没有教材、没有资料,甚至连上课的黑板都做不到一间教室一块,但所有的老师都是一流的老师,他们大多有丰富的学养和游学的经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他们头脑中的东西随便掏出一点,就够学生们消化好久了。
平静的生活环境让人产生了身处太平世道的错觉,可是刚刚开始上课,这错觉就被打破了。一个去长沙办事的同学带回了一张《长沙日报》,课间的时候拿出来跟同学们讨论,楚青恬一下就听到了“上海沦陷了”五个字,她顾不得别的,马上把报纸抢过来拿在手里,只见上面确确实实用大字刊载着“上海沦陷”四个大字,报道的内文详细介绍了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之后,上海沦陷的经过。在楚青恬看来,字字锥心。
这是真的,白纸黑字写着,不由得她不信。
这是一张11月12日当天的报纸,然而楚青恬看到这则报道,已经是五天后的事了。没有广播,没有报纸,这里与外界隔断了一切消息的来源,似乎成了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风景秀美,环境安逸,是求学的好地方,可是楚青恬却时刻担心着自己的父亲,他曾在信中说一定要回国与家人团聚,他现在在哪里呢?是否到了上海呢?如果他到了上海,那不是时刻处在危险之中吗?
南岳分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的地方有床无桌,学生们只能去教室自修,加之湖南秋冬阴雨连绵,天色整日阴沉沉的,房屋顶棚上长满了霉斑,更惨的是宿舍屋顶漏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