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风裹着酒泉的沙,在吉普车挡风玻璃上凿出密集的陨石坑。林穗的指腹摩挲着铜圆规刻痕——东经116°20'的坐标正随辐射量上升而发烫。副驾驶座上的《列宾素描集》突然自燃,灰烬在仪表盘显影出北斗七星的裂变轨迹。
“停车!”同行的地质员老陆猛打方向盘。轮胎碾过胡杨枯骨,盖革计数器的尖叫刺穿耳膜。林穗的视网膜被双重影像撕裂:1976年的荒丘正与2025年的量子对撞机遗址重叠,黄沙下裸露的钛合金舱体表面,赫然刻着周怀民殉爆当天的辐射当量——3.14×10^7贝克勒尔。
老陆的罗盘针开始逆时针疯转。林穗的蓝印花布头巾被疾风掀起,露出耳后芯片的缝合线——昨夜她用手术刀剜出溃烂组织时,发现皮下埋着微型铯原子钟的残件。
“这是禁区!”老陆的解放鞋陷入流沙,“去年勘探队失踪了八个人……”
话音未落,沙丘突然坍缩成黎曼曲面。林穗的钢笔电筒照见沙粒在虚空中重组为冯·卡门涡街,而涡心处悬浮着周延川半透明的身躯——他的量子化脊椎正与地底脉冲共振,钛合金鳞片折射出1976年4月5日的天安门广场。
夜幕低垂,月色如银,一片荒凉的古墓群中,一座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古墓静静地伫立着,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无数秘密的埋藏与探寻。盗墓贼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他手中的洛阳铲犹如一条潜藏的毒蛇,精准无误地插入了舱体那几乎难以察觉的接缝处。铲柄上,缠绕着带有KGB徽章的绝缘胶带,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冷冽而神秘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林穗,一位精通古文字与密码学的年轻女子,她的眼神锐利如鹰,手中的炭笔轻轻划过舱门上那些错综复杂的莫尔斯电码,每一次笔触都似乎在与古老的时间对话。然而,这并非一场平静的交流,灼伤的虎口处,细密的血珠悄然渗出,那是她在解读周怀民留下的最后线索时,不慎触碰到了放射性同位素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