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少年的脸上。他们捧着书,神情专注地朗读着,那神态,庄严中透露着虔诚,虔诚中带着稚气与朝气,一如这清晨洋溢的太阳。
“吱呀”一声,木门自外推开。
走进来的不是白发苍苍的老夫子,也不是威严而刻板的儒生,而是一个长相颇为俊秀的少年。
少年大约十六七岁,高高的个子,身着洗得发白的长袍,一张略显稚气的脸,却又摆出肃穆的表情,加之袍子不太合体,几种因素加一起,给人一种极不协调的即视感。
但没人笑,也没人露出怠慢之色,反而齐刷刷地站起来齐声道:“小先生早。”
少年径直走向讲台站定并“嗯”了声,随后抬了抬手,一群孩子当即齐刷刷地坐下。
这神态表情自然而然,充满了先生范。
他叫周咫,字恒之,便是这家学堂的小先生。
之所以称之为小先生,自然因为还有一位老先生。
老先生姓竹,名溪尧,字明翰,因其博学睿智且乐于助人,故而被大家尊称其为竹老先生。
周咫便是竹老先生自小收养的孤儿,今年刚满十六岁。
周咫原本也跟这帮孩子一起读书习字。后来,竹老先生旧病复发一病不起,不能再上讲台。
于是,周咫便走上讲台代竹老授课。
没办法,收上来的学费与全部积蓄家当已全部托人用来买了疗伤的灵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