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金陵火起:谨身殿谜云
建文元年六月十三日,未时三刻,南京城笼罩在诡异的静谧中。朱瞻膳勒马驻足承天门前,望着城楼上新换的“明“字旗号——旗角染着焦黑,正是前日谨身殿走水的余痕。春桃收紧缰绳,袖中银簪轻轻叩击马鞍:“小王爷,探马回报,昨夜西直门关押的梅花卫俘虏全部暴毙,狱卒口供称'见者皆着紫衣'“。
朱瞻膳摸向腰间山河珏,珏面映出午门血案的倒影:三日前寿州归来途中,户部侍郎廖升突然在轿中自戕,手中紧攥半张《北元互市清单》,清单末端朱批的“寿“字与素梅发簪暗纹如出一辙。他转头看向身后的燕军方阵,父亲朱棣的帅旗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面上新绣的并蒂莲纹与朱允炆的玉佩形成微妙呼应。
申时初刻·皇宫谨身殿
重建中的谨身殿弥漫着焦木味,朱允炆站在残垣前,指尖抚过御案上未燃尽的《皇明祖训》。方孝孺捧着修复的山河珏,玉珏缺口处新嵌的东珠折射出冷光:“陛下,内库记录显示,三年前丢失的三斤东珠,恰是用来镶嵌这枚珏饰。“
朱瞻膳留意到御案下方有焦黑的爪痕,形如梅花——与素梅面纱上的油渍位置吻合。春桃忽然蹲下,从瓦砾中捡起半片琉璃瓦,背面用朱砂画着未完成的并蒂莲,花蕊处刻着极小的“徐“字。
“徐辉祖的府邸起火、俘虏暴毙、廖升自杀,“朱允炆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如洪泽湖水,“梅花卫在销毁所有线索,他们怕我们查到...“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朱瞻膳腰间玉佩,“真正的遗诏藏匿处。“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喧哗。锦衣卫指挥使马成闯殿,跪地时露出袖口新绣的竹叶纹——与徐辉祖临终前的衣饰如出一辙。“陛下!“他呈上染血的密报,“左顺门守卫发现,有紫衣人夜探内库,留下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