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伯,此次北伐,朕许你'先斩后奏'之权。“他忽然解下并蒂莲佩,放在朱瞻膳掌心,“若遇困境,可凭此佩调动沿边九镇兵马。“
殿外忽然传来鹤鸣,朱瞻膳抬头,看见一只白鹤掠过谨身殿飞檐,口中衔着朵素心梅。他握紧玉佩,触感温润如玉,却在边缘处摸到细微刻痕——竟是“永乐“二字,与朱元璋的笔迹判若两人。
巳时正刻·南京校场
点兵的鼓声中,朱瞻膳望着麾下将士。燕军的“靖难“旗与朝廷的“明“字旗并列而立,旗面上的并蒂莲与龙纹交织,形成奇异的图腾。春桃为他系上玄铁剑,剑柄处的素梅面纱已被绣成并蒂莲形状,花瓣上用金线绣着“山河永固“。
“小王爷,“她忽然低声,“昨夜我在玄武湖底,看见朱妙锦的尸体旁有块木牌,上面刻着'永乐元年'。“
朱瞻膳瞳孔骤缩,想起朱允炆方才的“永乐“刻痕。他忽然意识到,这或许不是巧合——梅花卫的最终阴谋,可能与年号有关。
申时三刻·北伐途中
大军行至徐州时,探马急报:“启禀将军!前方发现梅花卫余党,打着'清君侧'旗号,为首者自称'大明正统'!“
朱瞻膳策马登上土丘,望见对方旗号上赫然写着“建文已薨,永乐当立“,士兵甲胄上皆缀着梅花徽记。春桃取出望远镜,镜头里的领军者竟是失踪的胡广,他身着蟒纹华服,腰间悬挂的玉佩与朱妙锦的如出一辙。
“原来他才是真正的首座!“春桃惊道,“朱妙锦不过是他推出来的幌子!“
胡广勒住马,高声喊道:“忠勇伯!当今陛下暗中毒害太祖血脉,罪不可赦!我等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