炆握着山河珏,按照《瀛海图志》的指示转动浑天仪。当珏身的并蒂莲与仪上的北斗七星对齐时,石墙轰然打开,露出一间堆满金册的密室,每本金册上都刻着“民心“二字。
“这是...“方孝孺震惊。
“太祖爷的真正遗训。“朱允炆抚摸着金册,“他早就明白,江山稳固不在于权谋历法,而在于民心所向。梅花卫篡改'永乐'年号,却不知真正的'永乐',是让百姓永远安乐。“
他转身看向朱瞻膳,眼中泛起泪光:“忠勇伯,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即日起携带金册巡视天下,昭告百姓:凡举报'永乐'余党者,赏良田百亩;凡上缴伪造钱币者,既往不咎。记住,我们要赢的不是战争,而是民心。“
朱瞻膳叩首领命,抬头时看见密室顶部刻着“日月重光“四个大字,与星槎洲之战时的朝阳遥相呼应。他忽然明白,太祖爷早已预见了一切,所谓的“永乐之乱“,不过是试金石,试的是朱家子孙能否守住“民心为基“的根本。
丑时三刻,秦淮河上。
春桃倚在船头,望着朱瞻膳手中的金册,伤口已敷上了王忠的血,疼痛渐消:“小王爷,你说陛下为何要留着纪纲?他毕竟是燕王的人...“
“因为纪纲虽为燕藩效力,却始终忠于大明。“朱瞻膳望向皇宫方向,那里正燃起冲天火光——是纪纲在烧毁最后一批“永乐通宝“。“况且,“他轻笑,“陛下需要有人制衡方孝孺,就像需要燕王制衡藩王一样。“
春桃点头,忽然指着水面:“看,桃花瓣都散了。“
河面上的桃花随波而去,露出底下暗藏的“建文万年“字样——不知何时,朱允炆已命人在河底铺了刻字的石板,每逢暴雨,便能让百姓看见正统的昭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