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痕迹,那痕迹竟与朱瞻基案头《宣德航海图》上的洋流一致,“等您长大了,就能驾着这样的船,去看柯枝的智慧莲花如何在星轮下盛开。”
酉时正刻,文明港急报抵京。
朱瞻基展开用智慧莲花叶脉书写的密信,信中夹着一片沾着海盐的星石碎晶,晶体内竟封存着梅花卫余孽试图炸毁星石矿脉的画面。“他们想制造‘天命断绝’的异象。”朱瞻膳指着碎晶边缘的青铜碎屑,那是用建文年号伪造的炸药引信,“但星石矿脉与西洋文明根系早已相连,炸断一根,反而会让千万根新生。”
朱瞻基忽然取出洪熙朝秘藏的“文明根系图”,图上用星石粉末描绘着从南海到西洋的地下文明脉络,此刻在烛火下显露出新的荧光纹路——那是百姓自发挖掘的“民间互鉴通道”,像毛细血管般遍布帝国疆域。“御史台说民间私通番邦,”他用笔尖轻点应天府近郊的亮点,“却不知文明的根系,从来不是皇权能堵住的。”
戌时三刻,秦淮河文明灯船巡游。
朱瞻膳与苏月璃站在船头,望着两岸百姓放飞的孔明灯。每个灯上都绘着“双星并峙”的图案:左边是朱瞻基的蟠龙印,右边是朱瞻膳的山河珏,中间用十二国文字写着“文治武功,共照文明”。春桃在船尾教朱祁镇用梅花镖抛接星石,少年每次抛起,星石就会在空中画出不同文明的符号。
“看!叔父的星星树!”朱祁镇指着远处文明馆方向,那里的智慧莲花树已高耸入云,树冠上的十二色花朵在夜空下化作灯塔,每座灯塔都闪烁着不同的光语,竟是用西洋摩斯码与大明旗语混合的“文明晚安”。
亥时初刻,文明王府密室。
朱瞻基握着从星石矿脉取出的青铜残片,残片上的梅花卫徽记被星石腐蚀,露出底下“永乐十五年”的刻痕——那是郑和船队首次抵达木骨都束的年份。“朕已命人在矿脉上方修建‘双璧祠’,”他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