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地区二十余战皆捷,有效遏制倭寇侵扰。
这就是一个胡宗宪、戚继光级别的人物。
他与两者唯一的区别。
土木堡之变后,兵部渐渐掌控军权,兵部都是掌控在文官的手中。
胡宗宪背后有阁老严嵩,戚继光有阁老张居正。
胡宗宪早年因官场腐败难升迁,选择攀附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通过“曲线救国”进入严党核心圈,三年内从七品县令升至东南总督,掌握浙直兵权。
戚继光前期有胡宗宪,后期有张居正。
张居正任首辅期间,力排众议提拔戚继光为蓟辽总兵,打破祖制,允许其从浙江募兵,并撤除监军太监,使其成为北方边防的实际掌控者。
魏升背后没有文官的支持,注定无法进入军队上层。
苏青的实力很强,但军事能力,不仅仅考验实力,需要统筹全局。
他有一个好的地方,不会不懂装懂。
一个上位者需要做的,是知人善任,不懂的事情,就交给懂的人做。
他心中生出剿灭倭寇想法,便让西厂与锦衣卫密探在福建密访,寻来了魏升与魏家军。
一番交谈后,宾主齐欢。
“升官非我愿,只愿海波平。”
这句话,是魏升的肺腑之言。
只有生活在福建沿海,经历被倭寇劫掠,亲眼看到倭寇屠戮村子的惨状,才会明白魏升的切齿仇恨。
不仅魏升,他麾下的魏家军,多数是福建沿海,遭受过劫掠的村镇中百姓,主动参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