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何况赵家前阵子那点破事儿,大家伙儿可都等着看笑话呢。
“哟,这不是大刚吗?厂里班儿不上了?跑这儿捣鼓电器来了?”一个尖嗓子响起,正是老邻居王大妈。她今儿又“上班”来了,挎着个菜篮子,站在门口,脖子伸得老长往里瞅。
赵大刚脸上有点挂不住,可想起老娘的话,腰杆子还是挺了挺:“王大妈,我家铺子,修电器,您家要有坏的,尽管拿来!”
王大妈一听,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真开铺子了?还花这么多钱整这门面?哎哟喂,大刚啊,你咋就听你妈瞎折腾呢?国营厂多稳当!铁饭碗!你跑这儿摆摊?丢不丢人呐!”
她嗓门儿特大,引得路过的人围得更多了。
不少人用看二百五的眼神瞅着赵大刚,又偷偷瞟赵淑芬。
这老太太,真把儿子带沟里去了?
赵淑芬慢悠悠从铺子里出来,脸上挂着点若有若无的笑,一点不恼:“王大妈,时代不同了,这叫‘下海’!懂不懂?国家政策都鼓励呢!”
“政策鼓励啥啊?那就是投机倒把!迟早得挨抓!”王大妈撇着嘴,“我看你们就是钱烧的,等着赔光吧!”
她话音刚落,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抱着台破收音机凑到门口,试探着问:“同志,这儿修收音机不?”
赵大刚赶紧迎上去:“修!老师傅手艺好着呢,保准给您弄好!”
男人瞅瞅这崭新的铺面,又瞅瞅年轻的赵大刚,再看看旁边的赵淑芬,心里犯嘀咕:“你们这儿……行不行啊?我这收音机可是老物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