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面色郑重的说道:“彧有三惑,还望子安坦诚相告。”
曹彦心道:“这是什么章程?是想考校我?”
“先生但问无妨,彦知无不言。”曹彦拱手道。
“其一:收容流民、减免田赋诸策,可是出自子安本心?“荀彧直视曹彦双眼,似乎想要看透他的本心。
“是!”曹彦回答时眼神毫无波澜,依旧澄澈清明,“我大汉百姓不该过的如此困苦。”
荀彧沉吟片刻,随后缓缓问道:“其二:彧一直很困惑,大汉天下为何会从光武中兴走到今日地步?”
“文若先生心中早有答案,何必考我?”曹彦摇头道。
荀彧怎会不知汉室积弊?
他只是存着最后一丝侥幸,想得到另一种不同的说法罢了。
却不想,曹彦声音清冷,字字如刀,
“桓灵二帝昏庸无能,外戚宦官更迭擅权,朝堂若市,官职成货。
天灾频发之时,豪强兼并土地,百姓易子而食,
可朝廷却还忙着铸造小钱搜刮民脂。
于是先有黄巾之乱,再有董卓之祸,接下来就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荀彧脸色有些发白,喉结上下滚动。
以他的学识和眼力,这些粗浅的道理他怎会不懂?
只是当血淋淋的事实被如此曹彦如此直白地撕开,往日那些粉饰太平的谎言便再也无法自欺欺人。
他所全身心敬爱的大汉,竟真的已经病入骨髓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