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吾毕生之梦想!未曾想,竟被一小辈精准道出!”
“知我者曹子安也!知我者,曹子安也!!!”
曹彦见边让似乎有所开悟。
于是笑着将为他准备的那份书本递了过去,说道:“恭喜边先生,一朝悟道!”
边让接过书本,眼中满是激动的神色,“何时重建太学院?”
“太学乃武帝所置,吾等岂敢僭越?况且太学只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与吾等‘人人皆可读书’的理念相悖。”
曹彦摇头,随后继续说道,
“故而,吾意设立国子监,作为治下最高学府,招收从所有县学经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以此层层遴选,实现幼有所教。亦可让有能者脱颖而出,博取更好的前程!”
“国子监…科举考试…好名字,好想法!”边让双眼猛地迸射出狂热之色,问道:“可否让吾做那……呃,国子监都设有哪些职位?”
“国子监职务设祭酒一人,总管国子监事务,主持祭祀、制定学规;
设司业二人,协助祭酒管理教务;
设监丞一人,主管纪律,纠察师生违规行为;
设博士、助教等若干,负责具体教学。”曹彦为他解释道。
“曹公,这祭酒之位,非边某莫属!”边让当仁不让的说道。
边让在后世被明确称为东汉末年名士、辞赋家、大儒,其学术地位与孔融、王朗等齐名。
名士蔡邕也曾高度评价他“若处唐虞之世,当为元凯、颜冉之亚”,认为其才德足以比肩古代贤才。
正因此,他才会成为兖州名士、士族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