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顿了一顿,留下时间让荀彧思考,这才继续
\n
“人之初,父母教养而后成人,父母恩义,重于泰山,不念其恩,为不义不孝。
\n
“不义不孝之人,岂能尽忠国家?对父母尚且如此,对其他人岂能有仁爱之心?
\n
“父子之情,乃是天理,乌鸟尚知反哺,人却做出背人情违天理之事,岂能称得上直躬?夫子之意,甚为深远。”
\n
“……可……若是,岂不有伤国法?”荀彧蹙眉。
\n
“国朝立法,乃是为劝善惩恶,约束天下黎民百姓,若天下清平,百姓遵正道、守仁义、尚道德,国家大治,难道还需要严令刑罚?”荀悦恳切道,“故太上德化,其次教化,再次律法威之。为了推行律令而伤害道德仁义,乃是舍本逐末啊。”
\n
荀彧恍然,恭敬俯首,“多谢大兄指点,彧受教了。”
\n
……嗯。
\n
荀柔左右看看,跟着荀彧低头,“多谢大兄指教。”
\n
他如今学习了礼仪,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应该跟小哥一道伏拜。
\n
“阿善可是有话要说?”荀悦看出他的犹豫,温和转向他道。
\n
荀彧小哥也转过头来,眼神露出一丝询问。
\n
“若大家都像孔子说的那样,丢羊的人,岂不倒霉?”荀柔小心翼翼的道,“这也是孔子说的直躬吗?”
\n
作者有话要说:
\n
荀悦字仲豫,其父早卒。年十二,能说《春秋》。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灵帝时阉官用权,士多退身穷处,悦乃托疾隐居,时人莫之识,唯从弟荀彧特称敬焉。后汉书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