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公孙桓在对方震惊失魂的神色中,将乞援书连沾血木匣一并送还到对方手里。
“老大人收好,万莫再弄丢了去。”公孙桓温言嘱咐,转望向满朝朱紫,捋须慢叹,“主公还让桓带句话——若诸公欲搏青史美名,倒也不妨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四夷宾服万国使臣朝拜之后。”
不消环视四顾,周首辅都能似能看到周围臣僚涨红的脸色。
他怔望着怀里的沾血木匣,以及袖中暗藏的、满朝公卿按了血手印的绝命书,忽觉满朝忠烈气,此时此刻无不可笑。
“主公怀大义,惟愿为贤臣良将,保国朝长治久安,国祚绵延。桓今日直言,满朝诸公,皆错看了吾主!”
公孙桓最后一句话落下,周首辅身体猛然僵硬,双目圆睁,随后吐血朝后仰倒下。
“啊!老大人!”
众人惊作一团,纷纷上前搀扶。
“速扶老大人去偏殿,立即请太医过来!”公孙桓有条不紊的指挥,随后转身面对诸臣,又拱手正色道,“皇朝祖训,先皇新丧,储君当于灵前登基,继而主持丧仪,稳定朝纲。国事当前,不容耽搁,望诸公以国事为重,当速选贤君,即日于灵前继天立极!”
殿前众臣一时僵立,如鲠在喉,既无法吐露,又难以咽下;既不能斥责,又难以忍受。
倘若兖王公然谋逆,他们尚可站在正统立场上义正辞严地谴责。然而,他遵循伦理纲常行事,令人无言以对。
诸位朝臣一时语塞,茫然无措,仿佛失去了主心骨。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