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9年,梅雨季。
西施的丝履踩过馆娃宫西厢房的青石板,霉斑在裙角洇开如墨。昨夜暴雨冲垮了墙垣,露出半尺见方的暗门,门沿刻着的郑国“云雷纹“让她指尖骤缩——那是母亲陪嫁奁盒上的纹样,她曾在越地继母的箱底见过。
烛火摇曳着探入秘道,潮湿的风卷来陈年香灰味。石壁上的油盏次第亮起,映出尽头处的青铜门,门上双蛇交尾的图腾与母亲临终前在她掌心画的一模一样。门轴转动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惊飞了梁上栖息的蝙蝠,其中一只爪子上竟缠着半片越式锦缎。
密室中央的须弥座上,供奉着鎏金牌位,“郑国嫡长公主妫氏“的字样被香火熏得发亮。牌位前的青铜鼎里积着黑灰,西施捻起一撮,嗅到混合着艾草与朱砂的气味——那是郑国皇室特有的“镇魂香“,与她每年忌日替母亲烧的香一模一样。
牌位后的墙面上,挂着幅褪色的绢画。画中女子身着郑国华服,左颊泪痣配着右眼角朱砂点,端坐在凤首车前,车前驾着的白马拉着的,正是与馆娃宫形制
identical
的辎车。西施的指尖抚过画中女子的裙摆,发现褶皱里藏着行细如蚊足的小字:“乙丑年,避祸越地。“
“这是孤的姑母。“夫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的披风沾着雨珠,金丝绣的吴钩纹滴下的水,恰好落在画中女子的泪痣位置,“郑国灭国时,她带着巫蛊秘录逃到越地。“西施转身时,烛火照亮了夫差手中的卷轴——《郑国巫蛊秘录》的封皮上,赫然盖着母亲的私印。卷轴翻开处,“血契通阴阳“的巫文旁绘着双生蝶,其中一只翅膀残缺,与她锁骨下方的胎记分毫不差。
越宫的雨比吴宫更冷,西施跪在勾践的书房外,袖中藏着从密室带出的半块玉佩。廊下的青铜灯投下蛛网般的阴影,她听见文种与范蠡的争执声:“郑国余孽若与吴国勾连,必成大患!“
“她是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