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众人纷纷起身,准备向李筠作别离去。
“慢着。”
只见平时怯懦的李守节出人意料地站起身来,出声制止,他环视议事大厅一周,只见大厅内众人面上都布满了诧异之色。
但他也顾不得许多了,毕竟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做点什么。
本来如果可能,他只想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官二代,但无可奈何,历史上自家老爹和未来的天子势同水火。
若是历史无法改变,两年后,此时的大周名将赵匡胤就要学大周太祖黄袍加身,建立赵宋王朝。
而身在河东的李筠心怀不安和一丝不忿,独自起兵,光荣地加入了后周三臣这一传。
李守节作为李筠嫡子加独子,他不清楚历史上的李守节,最后的处境到底如何。
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不会选择坐以待毙,将求生的希望放在他人身上。
李守节当然是选择逆天改命,救父图存。
李筠看着李守节出声制止,内心颇为惊奇不已,他朝着孙孚看了一眼,慢慢点了点头。
“不知道,衙内有何事要议?”孙孚朝着李守节拱手施礼道。
李守节作为李筠嫡子,虽然才虚岁十九,但身上已经有了供奉官的官身,其衙内指挥使的差遣更是不容小觑。
衙内指挥使,名义上统领着昭义军拥有数百名精锐的亲军都,在内拱卫节度帅府,在外保护节帅身侧。
若是放在五代初期,衙内指挥使妥妥地是家族内世袭节度使的跳板。
但时代不同了,此刻的衙内指挥使只是个进入军职的跳板,后面的职衔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