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面把这个盗马贼恨得死死地。
店家也生怕李守节跟他一般见识,不但要免去李守节一行人这几日的食宿,还要奉上钱帛赔罪。
毕竟这时候武将子弟普遍世桀骜不驯的存在,寻常百姓是惹不起的。
李守节直接拒绝了店家的告罪补偿,还是按原价付过了食宿费,等到天一亮就带着这名盗马贼离开了冀氏县外城。
大概是认命了,这名满脸腮络胡的盗马贼自从被抓后就一言不发,一点都不配合。
李守节也因此没有再对此人进行鞠问,派了两名士卒看管他后,也不再做其他安排。
众人沿着乌岭道,北长岭低矮山路急行,因为是最后一段山路,众人得以骑马慢行,连盗马贼都骑着一只橐驼在马队后绰绰跟着。
这条相对低矮的山岭历来是从晋绛进入潞泽的要道,远的不说,晚唐平定昭义军刘稹、五代梁晋争霸,都少不了乌岭道的争夺,此道中段的冀氏县——乌岭关堪称潞州的西大门。
再近一点,大周建国后,刘旻(原名刘崇,后汉隐帝皇叔)在晋阳立国后,南下侵犯晋州,后周军队也曾取道乌岭,来夹攻北汉军队。
李守节在马上晃晃悠悠,四处张望,此时乌岭山道已经看不出来多少的战场痕迹。
人力有穷的五代末期,此时愈合能力还算强悍的大自然早就将一切恢复原貌。
他盯着前方开路的刘继忠,有些无奈地想:“下次一定要找个博学多闻的老学究同行,这群军人打仗没得说。但是见识还是太少了,属于一问三不知的类型,也导致一路上都没有多少话头消遣。”
这次西赴晋州,跋山涉水,李守节发现,一路上民生已经开始恢复,乡村男耕女织,商旅往来不绝,州县出现治像。
就像冀氏县此地虽然临近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