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把人拘在馆驿里,未免有点太不近人情。
非但如此,李守节还兑了银钱,一人赏了约莫几十文钱,供诸人在此地吃喝花销。
连侯霸荣李守节也额外送了他一袋银钱,供他花销。不过刘继忠显然对侯霸荣不放心,特定吩咐几个昭义军士卒随同监视他。
一人只分几十文,并不是他吝啬,实在此番前来,花钱花得有些大手大脚,尤其是在冀氏县那里多呆的三日。
这些银钱本来就不容易携带,他也没想带那么多钱,而且他原以为他爹李筠给他派十来个人随行,就顶天了,没想到最后同行的人数直接翻倍。
也多亏了他爹的妾室刘氏,硬给他的行囊里塞了不少金银铜钱,否则光沿途吃喝的花销就能让李守节坐蜡。
李守节总结这次出行的得失,认为他有两点做得不合理,首先是这次外出低估了山路的难行,以及无法控制的天气状况;其次他没有把握好赏赐的分寸,冀氏县的三日大吃大喝,实无必要。
这种无节制的赏赐有时候反倒会削弱赏赐的效果,今后若是需要赏赐,必须有名义,避免滥赏无功。
这么一想,还是纸币更合适作为交易工具,轻便易于携带,可惜还得等个一百多年,交子才能出现,若是有机会把交子提前搞出来,也算是利国利民。
在好生嘱咐店家派人看管军马后,众人先后易装走出了客馆,外出游玩。
晋州的蜜、蜡烛享誉河东,有的大商铺甚至奢侈地点着蜡烛,以此来招揽客户,李守节和刘继忠二人走进一处酒楼吃暮食。
这座酒楼有上下两层,看得出来应当是大邓镇的招牌酒楼,此刻里面七七八八地坐着各式行商、本地主客户。
李守节二人刚刚走进大堂,就有服侍的小二近前带路,引导他二人落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