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虑范围。这定难军李家和麟州杨家,我等路过的时候少不得被鞠问一番。”
“岂止是定难军和麟州,即使是延州一地,也少不得蕃部袭扰,显德三年,李彦頵压迫蕃人太甚,导致蕃人围城,多亏救兵及时赶到,否则兵乱之下,延州难免要残破。”
听着杨廷璋介绍着延州的往事,李守节不由得在心里感叹。
“如今西北遍地蕃种,而镇守一方的守臣大多是武臣出身,只是因为这些人劳苦功高,才得以领一州之地。其人一旦上任,在民事上贪鄙无能,而又侵刻百姓太甚,就是汉民都不能安抚,何况是风速大异的蕃部。”
“若是人人都是曹彬那一家里的那般,上马能行军,下马能安民,该多好。曹彬这个时候估计也该得到命令了,话说我是不是该派人通知他到晋州这里募兵,等我归来。”
定难军李家起家于黄巢起义,在唐廷无力北顾之际发展了起来,又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主审时度势,实力不断强大。
李家起家的过程,跟大部分的节度使起家过程类似。
贞观十年,由于吐谷浑与党项的联盟关系出现不谐,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带着部众归附唐朝,拓跋部正式接受唐廷的敕封。
在开元中,随着吐蕃的势力逐渐增强,西北之地风云再起。
为了避免吐蕃人的侵扰,党项首领上书唐廷请求内移,被唐廷安置在了灵州与夏州之间。
之后天宝年间爆发了铁勒部叛乱,唐廷担心党项人心不稳,所以又将党项人再次移至银州之北,夏州以东。
经过唐廷两次安置后,居庆州的党项人为东山部,以居夏州的为平夏部。
咸通时,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时占据了宥州,自领刺史。
拓跋思恭通过立誓讨贼,获得了权知夏绥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