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临塞城,他立刻前往将军府,将鹰愁涧伏击战的经过和自己对后续局势的判断向萧远禀报。
萧远听闻秦武以五百精骑击溃数百乌戎先锋,虽惊叹于其用兵之果决与麾下将士的战力,但在得知补给线面临的长期威胁和秦武的担忧后,也陷入了沉思。
“秦将军所言极是。”萧远捋须赞同,脸上不见因胜利而产生的丝毫松懈,“临塞城虽然是我等立足之地,但城防陈旧,物资匮乏,若无秦家湾的支援,实难长久。钟家和夏侯霸之流,在朝中仍对我等虎视眈眈,乌戎主力更是蠢蠢欲动,一旦大举来犯,我临塞城恐难凭一己之力长时间坚守。”
“萧帅,我以为,我军当趁此机会,在巩固现有战果的同时,着手加强临塞城自身的‘固本培元’!”秦武抓住时机,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他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时候,既有胜利的势头,又有迫在眉睫的威胁,容易得到萧远的支持。
“固本培元?”萧远疑惑地看向他,这个词汇并非军中常用。
“正是。”秦武解释道,“简单而言,便是增强根基,培养元气。具体到临塞城,便是要双管齐下:一是加强临塞城本身的防御能力,使其更加坚不可摧,能够承受乌戎主力部队的长时间围攻;二是发展临塞城及周边的生产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供给能力,减轻对秦家湾的过度依赖,甚至在必要时能反哺秦家湾,让两地形成互补互助之势。”
接着,秦武详细说出了具体的计划,这些想法在他心中已酝酿许久,此刻化为清晰的步骤:“我在秦家湾有一位手艺高超、为人可靠的石匠,名叫吴歇。他曾参与过炼铁高炉等重要工程的建设,对夯土、砌石等建筑工艺颇有心得。我可将他和其他一些从流民中招募的熟练工匠调来。利用之前战胜乌戎、沙狼部、秃鹫部缴获的物资,以及那些年轻力壮、双手沾满大吴百姓鲜血的战俘(特别是沙狼部和秃鹫部的青壮俘虏,他们体格健壮,正是修筑工事的好劳力),全面加固临塞城的城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