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搬入新学校读书一年后,就近进入本大队小学的带帽初中班,两位老师都很年轻,差不多就二十岁左右,班主任老师姓李,年龄大一些,教我们的数理化,从乡上的农高毕业后,在家务农,被推荐来到我们学校,很质朴,还穿着草鞋进入教室,一看就好接地气。
教我们语文及历史地理等文科的姓覃,是县高中的应届毕业生,看起来接近二十岁,胆子有些小,进教室上第一堂语文课时,还红着脸,看起来很腼腆,但我们都很喜欢他,因为他的表达能力很强,可谓出口成章。
我听马老师说,我本来可以进入完小的初中班学习的,因为在上方几个小学毕业生中会考成绩是第一名,可当时两个大队办一个初中班,实行就近上学的原则,分片区办学,我也就在本大队读初中了。
虽然两位老师都不是正规师范毕业生,也没有从教经验,但两位老师都很负责,边教边学,教学进展顺利,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
只不过当时条件有限,缺书本缺老师是最大的问题。比如我们只领到了语文和数学两本教材,成绩差的还没有领到书本。
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就只是老师有一本,我们就靠抄写重点内容进行学习。
英语课没有老师也没有教材,无法纳入课程进行教学,这跟完小和那些正规中学就无法相比。
我们在这个时候只好认命。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我后来的升学与深造。记得当我们第一天报名读初中时,在姓李的班主任被称为草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把新烧的瓦搬上房顶,让师傅盖新修的教室,打扫地板,搬进桌凳,象乔迁新居一样,自己动手,大家都很出力,我感到很开心。
两个大队小学毕业生坐在一起,有一半的陌生面孔,覃老师作为副班主任,让我们相互介绍姓名,我还真有点害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